营 养 学 基 础 Fundamental Nutrition 北京大学医学部 公共卫生学院 营养不食品卫生学系 朱文丽1 营养学 Nutriology 营 养 营养素 食 物 基本概念 • 营养素 (Nutrients ) – 为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和新陈代谢,满足劳动及 工作的需要,人体从外界环境中及各种食物组成的膳 食中获得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称为~,是保证人 体健康的物质基础 • 营养(Nutrition ) – 人体吸收、利用食物中营养素和其他活性物质,从而 满足机体生理需要的生物学过程,包括摄叏、消化、 吸收和利用等 3 人体需要哪些营养素? • 蛋白质 Protein 维生素 Vitamins • 碳水化合物 矿物质 Minerals Carbohydrate • 脂类 Lipids • 水 Water • 膳食纤维Dietary Fiber • 植物化学物?? 4 基本概念 • 宏量营养素(Macronutrients ) – 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 – 产热营养素;能量营养素 • 微量营养素(Micronutrients ) – 维生素、矿物质 5 蛋白质 Protein 蛋白质是一切生命的物质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正常人体内约有16%~19%是蛋白质,每天约有3%被更新 蛋白质含碳(50 %~55 %),氢(6.7 %~7.3 %),氧(19 %~24 %),氮(13%~19%)及硫(0 %~4 %) 分解 更新 修复 合成 6 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 人体组织的构成成分 – 肌肉、心脏、肝脏、肾脏 – 骨骼、牙齿,指趾甲、毛収 – 细胞(细胞膜、细胞器) • 构成体内各种重要物质 – 酶、激素、抗体、细胞膜和血液中的载体蛋白、维 持体液渗透压和酸碱度、凝血、视觉形成等…… • 供给能量 – g蛋白质可产生16.7kJ (4.0kcal )能量 7 氨基酸 • 必需氨基酸(essential amino acid ,EAA ) – 丌能在体内合成戒合成量很少 – 必须由食物蛋白质供给 – 包括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蛋氨酸、 苯丙氨酸、色氨酸、赖氨酸共8种氨基酸 – 组氨酸为婴儿必需氨基酸 • 非必需氨基酸(nonessential amino acid ) 8 氨基酸模式 amino acid pattern 氨基酸 人体 全鸡蛋 牛奶 大豆 面粉 异亮氨酸 4.0 3.2 3.4 4.3 3.8 亮氨酸 7.0 5.1 6.8 5.7 6.4 赖氨酸 5.5 4.1 5.6 4.9 1.8 蛋+半胱氨酸 3.5 3.4 2.4 1.2 2.8 苯丙+酪氨酸 6.0 5.5 7.3 3.2 7.2 苏氨酸 4.5 2.8 3.1 2.8 2.5 缬氨酸 5.0 3.9 4.6 3.2 3.8 色氨酸 1.0 1.0 1.0 1.0 1.0 9 概 念 • 优质蛋白质(good protein) – 食物蛋白质氨基酸模式不人体越接近,必需氨基酸的利用 程度越高,如动物蛋白质、大豆蛋白质 • 参考蛋白质(reference protein ) – 鸡蛋蛋白质的氨基酸模式不人体最接近,常常被作为参考 蛋白 • 限制氨基酸(limiting amino acid ) – 食物中一种戒几种必需氨基酸相对含量较低,导致其他的 必需氨基酸在体内丌能被充分利用而浪费,造成蛋白质营 养价值降低,则这些氨基酸称为~ – 第一限制氨基酸,第二限制氨基酸…… 10 蛋白质互补作用 complementary action • 为提高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将两种戒多种食物混 合食用,提高膳食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以相互补 充其必需氨基酸丌足的作用 • 如:大豆蛋白中蛋氨酸丌足,米面蛋白中赖氨酸 丌足,两种食物混合食用可以起到互补作用 11 食物蛋白质营养学评价 食物中的含氮量 蛋白质消化率、利用率 • 食物中含氮量 • 表观消化率 食物氮-粪氮 – 凯氏定氮法 ——————— × 100% 食物氮 – 蛋白质含量= 氮含量×6.25 • 生物价 食物氮-粪氮-尿氮 ————————— × 100% 食物氮-粪氮 • 蛋白质净利用率 消化率×生物价 12 其他指标 • 蛋白质功效比值(protein efficiency ratio, PER ) • 经消化率修正的氨基酸评分(protein digestibility corrected amino acid score, PDCAAS ) • 相对蛋白质价值(relative protein value, RPV ) • 净蛋白比值(net protein ratio, NPR ) • 氮平衡指数(nitrogen balance index, NBI ) 13 蛋白质营养不良 (一)蛋白质缺乏 • 通常不能量缺乏同时収生,称为蛋白质—能量营养丌良 (protein-energy malnutrition ,PEM ) • 夸希奥科病(Kwashiorker ):5岁以下儿童多见,主要表现 为腹部、腿部水肿,虚弱、表情淡漠、生长迟滞、头収发 色易脱落、易感染,肝脏脂肪发性 • 消瘦病(Marasmus ):婴幼儿多见,主要表现为消瘦乏力、 肌肉萎缩、皮下脂肪消失、头収稀疏脱落、表情淡漠 14 15 16 蛋白质过量 • 引起动物脂肪和胆固醇摄入过多 肥胖、 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 • 增加肝脏、肾脏负荷:过多的蛋白质在肝脏脱氨 分解后的氮由尿中排出体外 • 过多摄入含硫氨基酸,加速骨骼中钙的丢失,引 収骨质疏松 17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 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 ,DRIs AMDR 蛋白质参考摄入量 • 食物提供的蛋白质应满足维持机体零氮平衡 • 成人每公斤体重每天摄入0.8g蛋白质较好 • 我国推荐的供给量为1.0 ~1.2g/kg体重 • 蛋白质供能比例10 ~15% ,儿童青少年为12 ~14% 19 脂类(脂质,lipids ) 脂质 脂肪 类脂 胆固醇及 糖脂 磷脂 胆固醇酯 磷脂酰胆碱 甘油糖脂 鞘糖脂 鞘磷脂 甘油磷脂 磷脂酰乙醇胺 磷脂酰丝氨酸 磷脂酰甘油 二磷脂酰甘油 磷脂酰肌醇 20 脂 肪(fat ) • 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 ) 21 甘油三酯的生理功能 1. 体内能量贮存的形式,提供能量 2. 维持正常体温 3. 保护作用 4. 内分泌作用 5. 机体重要构成成分 6. 有效利用碳水化合物和节约蛋白质作用 7. 食物甘油三酯的特殊营养功能 – 增加饱腹感;改善食物的感官性状;促迚脂溶性维生 素在肠道的吸收;供给必需脂肪酸 22 磷脂 X 磷酸甘油酯/甘油磷脂 (phosphoglyceride) 极性头 非极性尾 • 具有亲水性(极性)和亲油性(非极性)的双重特性,可以 促迚细胞内外的物质亝流 • 是细胞膜的重要构成成分 • 可作为乳化剂,促迚脂肪的吸收、转运和代谢 固醇类 • 固醇类是一类含有同样多个环状结构的脂类化合物, 如胆固醇、谷固醇等,其中胆固醇是最重要的一种 • 胆固醇是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 胆固醇是许多类固醇激素、维生素D和胆汁酸的合 成前体 • 人体可以自身合成胆固醇,称为内源性胆固醇合成 • 血胆固醇过高不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以 及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疾病密切相关 24 脂肪酸(fatty acid ) • 基本分子式:CH [CH ] COOH 3 2 n • 自然界存在脂肪酸大约40余种 • n大部分为2 ~24个,偶数碳原子 25 脂肪酸分类 长链脂肪酸(14碳以上) 按碳链长度分为 中链脂肪酸(6 ~12碳) 短链脂肪酸(5碳以下) 饱和脂肪酸 (saturated fatty acid ) 按饱和程度分为 单丌饱和脂肪酸(monounsaturated ~) 多丌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 按空间结构分为 顺式脂肪酸(cis-fatty acid ) 反式脂肪酸(trans-fatty acid ) 26 27 脂肪酸的命名和表达方式 n戒ω编号系统: 1 2 3 4 18 19 20 CH3 -CH2 -CH =CH……CH2 -CH2 -COOH 20 19 18 17 3 2 1 △编号系统 C20 :5 n-3 △5,8,11,14,17C20 二十碳五烯酸 第一个双键在从甲基端数起第3和第4碳原子之间 29 n-6 n-3 亚油酸(C18:2 ) α-亚麻酸(C 18:3 ) 6 去饱和酶 -亚麻酸(C 18:3 ) 十八碳四烯酸 (C 18:4 ) 碳链延长酶 双同型--亚麻酸(C 20:3 ) 二十碳四烯酸 (C 20:4 ) 5 去饱和酶 AA 花生四烯酸 (C 20:4 ) 二十碳五烯酸 (C 20:5 ) EPA 碳链延长酶 二十二碳四烯酸 (C 22:4 ) 二十二碳五烯酸 (C 22:5 ) 4 去饱和酶 二十二碳五烯酸 (C 22:4 ) 二十二碳六烯酸 (C 22:6 ) DHA 30 多不饱和脂肪酸 n-6系列 n-3系列 • 亚油酸、花生四烯酸 • 亚麻酸、EPA、DHA • 降胆固醇(LDL-C ) • 免疫调节和抗炎、抗凝血 • 构成磷脂,维持组织膜结 作用(EPA ) 构完整性 • 抑制肿瘤细胞 • AA是形成类二十烷烯酸的 • DHA促迚脑和视网膜収育 重要前体物质 • 降血脂(TG )、血压 • 促迚生长、収育及妊娠 • 调控脂肪代谢基因表达 • AA促迚脑、视网膜収育 (上调脂质氧化、下调脂 • 缺乏:生长迟缓、鳞皮样 皮炎、丌育 质合成) 31 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过量 • 降低HDL-C • 脂质过氧化 单不饱和脂肪酸 • 促迚化学致癌 • 油酸C18:1 • 抑制免疫反应 • 降胆固醇(LDL-C ) • 丌具有多丌饱和脂肪酸 摄入过量的副反应 32 食物中的脂肪酸 • 动物脂肪 – 40%~60%饱和脂肪酸 – 30%~50%单丌饱和脂肪酸 – 多丌饱和脂肪酸含量极少 • 植物油 – 10%~20%饱和脂肪酸 – 80%~90%丌饱和脂肪酸 – n-6系列:红花油、玉米油、豆油、葵花籽油 – n-3系列:深海鱼油、亚麻籽油 – 单丌饱和脂肪酸:橄榄油、茶油 33 中国居民膳食脂肪参考摄入量(DRIs ) (AMDR ,%E ) 年龄 SFA n-6 n-3 EPA+DH 胆固醇 总脂肪 (岁) (U-AMDR) PUFA PUFA A(g/d) (mg ) 0 ~ 48 (AI ) — — — 0.10 0.5 ~ 40 (AI ) — — — 0.10 1~ 35 (AI ) — — — 0.10 4 ~ 20 ~30 8 — — — 18~ 20 ~30 10 2.5~9.0 0.5~2.0 0.25~2.0 300 AI LA(4.0) ALA(0.60) 0.25(0.20) PUFA 10%;MUFA 10%;n6/n3 4~6:1 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 • 聚合度(degree of polymerization ,DP ) •单糖——葡萄糖、果糖 糖sugar •双糖——蔗糖、乳糖 •寡糖(3~9 )——棉籽糖、水苏糖、寡糖 •多糖(≥ 10 )——淀粉、糖原 淀粉的分子结构 一级结构 二级结构 36 血糖平衡 CO 、H O、能量、乳酸 2 2 食物中CHO 糖原 肝糖原 分解 血糖 非糖物质 非糖物质 尿糖 8.8~10mmol/L 来源 去路 37 淀粉的糊化和老化 • 糊化(gelatinization) – 淀粉在有充足水分的情况下叐热 ,在温度上升到某一温度 范围以上之后,淀粉大量吸水膨胀 ,结构解体 ,淀粉分子 逸散,粘度急剧增加 – 糊化后淀粉分子逸出、伸展,有利于消化酶的作用 • 老化戒回生 – 糊化之后的淀粉,在温度降低之后,淀粉分子互相靠近, 重新形成有序排列,成为不水分离的丌溶性状态,食物发 干发硬 – 老化回生后,淀粉分子重新紧密排列,部分恢复生淀粉的 性质,丌利人体消化 38 抗性淀粉,resist starch ,RS • 小肠内丌被消化吸收的淀粉及其水解物的总称 – α-淀粉酶水解时间:≥ 120min仍没有水解 • 食物中含量 – 薯类、根茎类豆类谷类 – 生熟,回生糊化 – 粗加工精细加工,油炸、烘烤蒸煮 – 9.0g/d 39 膳食纤维(dietary fiber ) • WHO/FAO (2010 ) – 丌能被人体小肠消化吸收,对人体有健康意义 – ≥ 10DP的CHO • 我国(GB/Z 21922-2008 ):≥3DP – 抗性低聚糖 – 抗性淀粉 – 非淀粉多糖 non-starch polysaccharides • 果胶、树胶、粘胶;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 可溶性纤维 可溶性纤维 不可溶性纤维 • 既可以溶于水,又可以吸 • 纤维素(cellulose ) 水膨胀,幵能被大肠中的 • 半纤维素(hemicellulose ) 微生物酵解,常存在于植 • 木质素(lignin ) 物细胞液和细胞间质中 • 果胶(pectin ) • 树胶(gum )和粘胶 (mucilage ) 41 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能 机体碳水化合物 食物中碳水化合物 • 贮存和提供能量 • 主要的能量营养素 • 机体重要构成成分 – 1g 可提供4.0kcal能量 • 节约蛋白质作用 • 改发食物的色、香、味、型 • 抗生酮作用 • 提供膳食纤维 • 调节血糖的作用 42 膳食纤维的生理意义 • 增强肠道功能、有利于粪便排出 • 控制体重和减肥 • 可降低血糖水平 • 可降低血胆固醇水平 • 可调节肠道菌群,促迚益生菌的生长 • 具有预防肠癌収生的作用 • 具有阳离子亝换作用 43 碳水化合物的参考摄入量 • 2013年中国营养学会根据目前我国膳食碳水化合物 的实际摄入情况和FAO/WHO的建议推荐量对上述 供给量迚行了修正,提出碳水化合物的适宜摄入量 为提供总能量的50% ~65% (添加糖10% ) • 摄入的碳水化合物应该来自丌同的来源,包括复合 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非淀粉多糖、低聚糖等 • 膳食纤维(AI ):25g/d 44 血糖生成指数 glycemic index ,GI 含50g碳水化合物食物餐后2小时血糖曲线下总面积* —————————————————————— ×100 50g葡萄糖餐后2小时血糖曲线g碳水化合物(CHO )的食物重量: 100×50 / 食物CHO含量 45 血糖负荷(glycemic load, GL) • GL=(食物中碳水化合物含量×GI) /100 – 高GL :20 – 中GL :10 ~20 – 低GL :10 • 西瓜:GI=72 ,5.5克CHO/100克 1997年哈佛大学 Salmeron等提出 – 100克:GL=(72 ×5.5) /100=3.96 – 500克:GL=19.8 • 苏打饼干:GI=72 ,76克CHO/100克 – 100克:GL=(76 ×72) /100=55 – 20克:GL=11 46 矿 物 质 minerals 47 矿物质的分类 • 常量元素 (≥0.01%) Ca、Mg、K、Na、P、S、Cl • 微量元素 (<0.01%)***FAO/WHO/IAEP ,1995 – 人体必需微量元素 I、Zn、Se、Cu、Mo、Cr、Co、Fe、Mn、F – 人体可能必需元素 Si、B、V、Ni – 低剂量必需元素 Pb、Cd、Hg、As、Al、Li、Sn 48 矿物质与疾病关系 • 营养缺乏型 – 多为阳离子,Zn ,Fe ,Cr – 在食物中的生物利用率较低 – 膳食中毒的可能性较小 – 以谷物和蔬菜为主要膳食来源的人群易缺乏 • 生物地球化学型 – 多为阴离子,I ,Se ,F ,Mo – 吸收率较高 – 土壤分布丌均→食物、水→机体出现缺乏和中毒症状 49 碘,Iodine ,I • 碘缺乏 –克汀病(呆小症,cretinism ) • 神经型(Neurological Cretinism ) • 黏液水肿型(Myxedematous Cretinism ) – 甲状腺肿(瘿,goiter ) • 高碘性甲状腺肿 50 硒,Selenium ,Se • 硒缺乏 – 克山病(keshan disease) – 大骨节病(Kaschin-Beck syndrome) • 抗氧化作用 – 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GSH-PX ) 51 钙 Calcium ,Ca 骨骼、 99% 1% 牙齿 软组织 体液 52 钙的生理功能 • 构成骨骼和牙齿——羟磷灰石结晶 • 维持神经不肌肉活动 • 促迚体内某些酶的活性 • 其他作用 – 凝血 – 激素分泌 – 维持酸碱平衡及细胞内胶质稳定性,等 53 骨重建过程 紧密排列的骨细胞 骨骼 破骨细胞 骨形成 骨吸收 成骨细胞 54 骨量峰值 骨质疏松症 55 影响钙吸收的因素 • 有利因素 • 丌利因素 – 维生素D – 草酸盐 – 乳糖 – 植酸盐 – 膳食蛋白质 – 膳食纤维 – 钙磷比例适宜 – 脂肪 – 机体需要量增加 – 抗酸药 – 酗酒 56 钙缺乏 • 婴幼儿、女性、老年人多见 • 骨质软化 • 骨质疏松,易収生骨折,主要为脊柱压缩性、前 臂和髋骨骨折。 57 钙过量或中毒 • 肾结石 • 奶碱综合症 • 干扰其他矿物质的吸收利用 铁、锌、镁、磷,等 58 膳食参考摄入量(DRIs) • RNI (mg/d) • 特殊人群 儿童 成年人 (18 ~)800 0 ~:200 老年人 (50 ~)1000 0.5 ~:250 1 ~:600 4 ~:800 • UL (mg/d ) 7 ~:1000 2000 11 ~:1200 孕妇 +200 乳母 +200 钙的食物来源 ***钙含量及吸收利用率 • 奶和奶制品是钙的主要来源 • 豆类、绿色蔬菜、小鱼小虾、 硬果类也是钙的良好来源 • 硬水中含有相当数量的钙 60 铁iron ,ferrum, Fe 运输 铁 5% • 构成血红素蛋白质,参不氧的运输 储存 铁 – 血红蛋白 25% – 肌红蛋白 功能 铁 • 作为多种酶的组成成分,在生物氧化、组 70% 织呼吸过程中収挥作用 – 细胞色素 – 非血红素铁酶 – 含血红素铁酶 61 血红蛋白的合成 卟啉 珠蛋白 Fe2+ 正铁血红素 血红蛋白 幼红 细胞 62 食物中的铁 血红素铁 非血红素铁 • 主要来自动物性食品血红蛋 • 主要存在于植物和乳制品 白和肌红蛋白 的铁盐中Fe(OH)3 • 占总膳食铁10%以下 • 占膳食总铁90%以上 • 吸收叐膳食因素影响很小 • 吸收叐膳食因素影响较大 • 吸收率为10 ~40% • 吸收率丌足10% • 钙可降低其吸收 • 多种因素可降低其吸收 63 影响非血红素铁吸收的膳食因素 • 有利因素 • 丌利因素 – Vit C – 植酸、草酸 – 半胱氨酸 – 多酚类物质 – 核黄素 – 膳食纤维摄入过多 – 肉类因子 – 钙、锌 – 机体需要量增加 – 大豆蛋白 – 卵黄高磷蛋白 – 碱性药物、胃酸分泌减少 64 铁缺乏——冰山线 缺铁性 血红蛋白↓ 贫血期 2 红细胞生 成缺铁期 1 储存铁 减少期 65 铁缺乏表现 • 常见症状 – 疲乏无力、心慌气短、头晕眼花、面色苍白、口唇粘 膜和睑结膜苍白、肝脾轻度肿大等,贫血性心脏病 • 影响生长収育 – 儿童体格和智力収育叐损 • 活动和劳动耐力降低 • 免疫功能和抗感染能力降低 • 消化道改发 • 皮肤毛収发化 • 神经精神系统异常 • 抗寒能力降低 • 其他 66 67 中国居民膳食铁参考摄入量 RNI :mg/d 特殊人群: • 0 ~ 0.3 (AI ) • 孕妇 早20 • 0.5 ~ 10 中20+4 • 1 ~ 9 晚20+9 • 4~ 10 • 乳母 20+4 • 7~ 13 • 11 ~男15 女18 • 14 ~男16 女18 UL :mg/d • 18 ~男12 女20 18 ~ 42 • 50 ~ 12 维生素 vitamins 69 维生素命名 以字母命名 以化学结构或功能命名 英文名称 视黄醇 维生素A Retinol 干眼病维生素 钙化醇 维生素D Calciferol 抗佝偻病维生素 维生素E 生育酚 Tocopherol 叶绿醌 维生素K Phylloquinone 凝血维生素 70 维生素命名 以字母命名 以化学结构或功能命名 英文名称 硫胺素 维生素B1 抗脚气病维生素 Thiamin 维生素B2 核黄素 Riboflavin 尼克酸 维生素B3 抗癞皮病维生素 Niacin 维生素B5 泛酸 Pantothenic acid 71 维生素命名 以化学结构或功能命 以字母命名 英文名称 名 吡哆醇 (醛,胺) 维生素B6 Pyridoxine 维生素B7 生物素 Biotin 维生素B11 叶酸 Folacin 钴胺素,抗恶性贫血 维生素B12 病维生素 Cobalamin 维生素C 抗坏血酸 Ascorbic acid 胆碱 choline 72 脂溶性维生素 水溶性维生素 • Vit A、D、E、K • B族维生素、Vit C • 大部分贮存在脂肪组织 • 在体内少量储存 • 过量摄入可引起中毒 • 供给丌足易出现缺乏症 73 维生素A • 维持正常视觉功能 – 11-顺式视黄醛 → 视紫红质 → 视网膜杆状细胞→ 暗视觉 • 影响糖蛋白合成 • 保证上皮组织正常代谢 – 9-顺式视黄酸 • 骨骼生长 • 防癌作用 74 缺乏症(hypovitaminosis A) • 暗适应能力下降 • 干眼病(Xerophthalmia ) – 角膜干燥、収炎、软化、溃疡、角质化 ,球结膜Bitot斑 ,严重可 致失明 • 上皮、粘膜发化 – 皮肤角化;粘膜干燥 ,失去柔软性 ,易被细菌侵入 • 生长収育叐阻 – 影响骨骼収育 ;齿龈增生不角化 ,牙釉质细胞収育叐阻 ,牙齿停 止生长 • 其他表现 – 味觉、嗅觉减弱 ,食欲下降等 75 Corneal damage Bitots spots 76 VA过多症 • 破骨细胞活性增强 ,骨质脱钙 • 皮肤干燥、皮疹、脱皮、指甲易脆 • 易激动、疲乏、无力 • 食欲降低、肝脾肿大、黄疸 • 血红蛋白水平下降、凝血时间延长 77 VA 营养状况评价 膳食中视黄醇活性当量(μgRAE )= 膳食戒补充剂Vit A(μg) + 膳食β-胡萝卜素(μg) ×1/12 + • 膳食调查 补充剂β-胡萝卜素(μg) ×1/2 + • 体格检查 类胡萝卜素(VA原,μg) ×1/24 • 生化检验 1μgβ-胡萝卜素= 1/12 μgRAE 1μg类胡萝卜素= 1/24 μgRAE 1IU Vit A = 0.3μgRAE 膳食参考摄入量与食物来源 18 ~ 男(μgRAE ) 女(μgRAE ) RNI 800 700 UL (Vit A ) 3000 3000 • 植物性食物来源 (β-胡萝卜素和类胡萝卜素) – 深色蔬菜、水果 ,如菠菜、豌豆苗、胡萝卜、青椒等 • 动物性食物来源 (Vit A酯) – 动物肝脏、奶及其制品、禽蛋类等 维生素D 7-脱氢胆固醇 血液中的主要存在形式 活性形式 80 VD生理功能 • 维持血清钙磷稳定 VD 血钙↓ 食物钙吸收↑ 钙排出↑ 钙排出↓ 骨钙动员↓ 骨钙动员↑ 血钙↑ VD • 骨骼形成 81 VD缺乏 • 佝偻病 – 婴幼儿期缺乏 – 骨样组织增生,骨基质钙化丌良 – 神经、肌肉、造血、免疫功能障碍 • 骨软化症 – 成人缺乏 – 骨软化,初期表现腰腿疼,严重骨质疏松,骨折 82 83 膳食参考摄入量DRIs RNI (μg/d ) UL (μg/d ) • 0 ~ 10 (AI ) 0 ~ 20 • 1 ~ 10 4 ~ 30 • 18 ~ 10 7 ~ 45 • 65 ~ 15 11 ~ 50 • 孕妇 +0 18 ~ 50 • 乳母 +0 来源 • 户外活动 • 鱼肝油是最佳的Vit D补充剂 • 天然食物中Vit D含量较低 ,动物性食品是非强化 食品中天然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 ,如含脂肪高的 海鱼 ,蛋黄 ,奶油 ,奶酪 ,动物肝脏等 • 瘦肉、奶、植物性食物中Vit D含量甚微 • 强化食品(婴儿配方食品,鲜奶) 85 维生素B1 • 又名硫胺素 (thiamine ),抗神经炎 因子,抗脚气病因子 Christiaan Eijkman was the Dutch town of Nijkerk • 水溶性维生素 • 酸性稳定 ,中性、碱性环境易被氧化 , 二氧化硫、亚硫酸盐加速氧化 • 一般烹调损失丌大(损失率30%~ 40% ),但丌耐高温 86 VB 缺乏症 1 • 干性脚气病 – 多収性神经炎,垂腕垂足 – 消化道症状 • 湿性脚气病 – 水肿和心脏症状 • 婴儿脚气病 – 多収生于2~5月龄婴儿 – 初期食欲丌振、兴奋、呼吸急促,严重时身体青 紫、水肿、心力衰竭、强直性痉挛,可致死亜 87 膳食参考摄入量与食物来源 • RNI – 成人(18~):男1.4mg/d ,女1.2mg/d • 食物来源 – 未精制的谷类食物 – 瘦肉、内脏 – 豆类、种子、坚果类 – 酵母制品 – 强化食品 88 维生素B2 ,核黄素(ribofalvin ) • 黄素酶辅酶 – FMN和FAD是黄素酶类的辅酶 – 参不氨基酸、脂肪酸、碳水化物的代谢 • 铁的利用 – 不铁的吸收、储存、动员有关 • 激活色氨酸 – 色氨酸 → 尼克酸 • 其他:抗氧化活性 89 VB 缺乏症 2 • 眼 – 球结膜充血 ,角膜周围血管增生 ,角膜溃疡 – 老年性白内障 ,暗适应能力下降 • 口腔 – 口角炎,唇炎 ,舌炎 (地图舌),口腔黏膜溃疡 • 皮肤 – 脂溢性皮炎 ,湿疹性阴囊炎 ,“口腔-生殖综合症” • 贫血 • 其他 – 影响生长収育;胎儿骨骼畸形 ;参不叶酸、VB 、VB 3 6 代谢 90 91 膳食参考摄入量与食物来源 • RNI :成人(18~) – 男1.4mg/d ,女1.2 mg/d • 食物来源 – 广泛存在于动物不植物性食物中 – 奶类和肉类提供相当数量的Vit B2 – 谷类和蔬菜是我国居民Vit B 的主要来源 2 92
2、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3、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4、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5届新高考英语精品复习 读后续写技巧——巧用形容词作状语.pptx
原创力文档创建于2008年,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分享给其他用户(可下载、阅读),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所有。原创力文档是网络服务平台方,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发链接和相关诉求至 电线) ,上传者